首页 > 先进典型 > 好支部
“信得过、靠得住”的好班子
日期:[2012/7/12] 作者:[宝山党建] 阅读数:

 

  宝山区罗店镇义品村位于罗店镇东北部,下设8个生产队,现村民277户,户籍人口904名,外来人口约545人;村党支部现有在职党员14名,老龄党员47名。多年来,村党支部坚持“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善于从群众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群众工作实行“润物细无声”,村级经济快速壮大,社会秩序稳定和谐,在宝山工业园区等动迁工作中,未发生一起村民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村民评价村“两委”班子“信得过、靠得住”。
  一、公开办事,公平做事,切实让群众“信得过”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义品村党支部进一步完善机制,坚持“四议两公开”,深化“双亮底”(村委会亮家底、党员干部亮工作底),严格落实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以制度落实进一步赢得群众信任。随着区、镇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自2004年起,义品村8个村民小组有一半涉及动迁,群众一时间议论不安。村“两委”干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针对因征地和拆迁可能引发的各类矛盾,及时研究工作措施。首先确定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明确在动迁过程中坚持村干部和群众一律平等,确保“一碗水端平”,村干部们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签约,带头宣传动迁政策,这样才能让群众服气。通过信息公开、公平协商,深入掌握动迁第一手资料,村“两委”把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动迁过程一直平稳有序。在和企业关系上,村党支部也非常重视。义品村的两委干部都对应联系村集体企业,平时服务联系很密切。村里于是规定,凡村两委干部对口联系企业,不能接受企业的礼品吃请,支部书记、村主任带头遵守,党员、群众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严肃批评处理。正是办事公正、监督严格,村民对村“两委”放心,村干部在群众中有威信,工作越做越顺,干群关系越做越和谐。
  二、始终“接地气”,甘当“老娘舅”,群众矛盾“搞得定”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支部主动就开展好工作征求群众意见,通过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更是把村干部日常坚持 “走街串户”的做法固定为工作机制。党支部进一步统一大家认识,只有坚持主动“上群众门”,群众才不会“找上门”。所以,村干部对村民情况都有“一本帐”,遇到问题都“不怕事”,甚至“爱找事”,主动协调群众各类矛盾。党支书陆正德是村民心中公认的“老娘舅”,谁家有矛盾,都会到场做协调,他立场客观、做事公道,说出的话让村民都心服口服。在他影响下,村两委干部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他们协调的身影。有户村民因动迁纠纷和堂兄弟闹意气,矛盾升级“兄弟变仇人”。村干部知道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问询,稳定双方情绪,动员堂兄的单位一起出面做工作,并且拿出合理方案供当事人参考,最终大家各退一步,心平气和地签署了补充协议,矛盾化解了,两家人和睦了,村委会“老娘舅”的名声更响了。在潘泾路拓宽工程动迁中,有一对七旬老人因实际困难,在搬迁后无法迁入市区子女家中,老人想不通,进而萌发了上访念头。根据实际情况,陆正德安排专人做好老人思想工作,同时多次奔走有关部门进行反映,最终合理解决了老人的住房问题。正是主动下访、积极沟通,多年来义品村的稳定工作始终名列前茅,不要说到镇里上访,就是找到村委会来反映问题的也很少。
  三、抓牢发展,共享发展,群众生活“大变样”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义品村党员干部科学发展和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陆正德担任村书记已经满15年,通过带领班子一届一届的努力,抓牢村里集体企业,不断上水平、增效益,村经济可支配收入从十几万元增长到现今近430万元,在镇北部是公认的“富村”。随着村级经济稳步上升,村“两委”首先想到的是,怎样让全村百姓更好共享发展成果。因此,村里每年集中财力办好几件村民欢迎的“民生实事”。从2007年开始,加大了对还未纳入镇保和养老的村民的经济补助,全村农保65岁以上村民免交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全村农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每月补足300元,年终每人再补贴800—1000元,另外每个劳动力增加补贴1500—2500元不等的青苗费;对全村老干部、老队长年终春节进行走访,并发送慰问金;对全村患重病大病及困难人员进行经济补助。陆正德带头结对帮困,每年资助困难学生上学,每位村干部都资助困难家庭。正是有了发展的“底气”和爱民的真心,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2011年底村劳均收入接近3万元,连续5年人均、劳均收入保持11%的增长。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义品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活动工作要求,力求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本村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务求取得实效。经过两年的努力,党员干部表率作用进一步发挥,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群众对党支部的满意度也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