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典型 > 好党员
百 姓 书 记
日期:[2007/10/13] 作者:[] 阅读数:
——记党的十七大代表、宝山区天平村党总支书记申惠芳同志

她,叫申惠芳,今年五十二岁,是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天平村的党总支部书记。从十九岁高中毕业后她就在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工作了三十多个春秋。
三十多年栉风沐雨的积淀育出了她别样的乡情眷念;
三十多年激情挥洒曾青丝满头的她今已见两鬓斑白。
天平村辖区面积有2.4平方公里,2800多亩可耕地,13个村民小组,530户农户,1800多名村民。在罗点镇的21个村中,是个农业大村。五百多户人家,多少年来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人们都说,种田人的日子就是用肩膀扛出来,是用脚步量出来的,这多少透出一股辛酸和无奈。针对全村土地的产出收入相当少,老百姓在没收入的情况下也不想种地的实际情况,作为一个村的书记,申惠芳感到肩上的胆子是那么的沉重。村民们是多么渴望致富,盼望致富。93年,申惠芳从外地引种银杏树,并在树下的空间套种西甜瓜,想从这些“金树”中挖出带领村民致富的第一桶金。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淹没了树苗,冲跨了瓜秧。
面对村民们这些褒贬不一的议论,申惠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心中涌动,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挫伤村民们的致富热情,要继续带领乡亲们走致富路。于是,申惠芳和村干部们在村民中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听取了多方意见,她提出再也不能单打一了,要建立联营,合资,独资等多种经营结构的实联体。她自己带着村民数次往返山西,从选种、采购、育苗到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种植指导,她事必躬亲。
600亩的果园没有辜负村民们的汗水,600亩的冬枣在风中摇曳着,向申惠芳,向天平村辛劳的村民们点头致谢。是啊,这么多年来村民们想富,盼富,积聚了太多太久的渴望,他们第一次感受到收获了自己辛劳的丰硕“产品”。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天平村这个千民之村的村民们对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热情,这个阡陌从横的自然沃土发生了悄悄的变化。
这位务实的女书记一直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随着村级企业经济发展壮大,城镇化建设进度加快的同时,凡是涉及到老百姓和村里发展的事情,一定要让村民参与。前几年,申惠芳借助着村办企业和果园发展的多种经济积累,积极探索新农村发展新思路,既要配合政府宏观的规划建设,又要调整土地农业的生产结构,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让天平村致富,在先后对引进的热处理厂,制冷设备厂,农业超大食用菌公司等6家私营企业,以及新建立的花卉苗圃、观赏鱼塘、万头出港猪场、特级奶牛场等都坚持由村委会提出后,交给村民们讨论。
记得有一次,为了土地收益分享金,村民的想法很多,几经讨论也难以协商,村两委班子一方面把天平村长期以来按整体产业布局和市场要求来安排种植,以达到共同富裕为主的现实情况向村民们说清楚,同时,广泛听取村民代表和汇总各种植小组的意见,最后以投票表决。不但事情本身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全村的民主管理机制也就这样在这一次次的碰撞中,在村民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村民们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时,申惠芳这条不成文的规定,给天平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和谐村镇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村里人似乎很少有人叫她书记的,不是惠芳、阿芳,就是妹妹或者囡囡的,但百姓们在心中都认她是书记,是村里的一个官。好的事,不好的事,都要来找她。可有的时候,要当这个家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想着村民,为了村民,还得受得了委屈。有一年的一个秋收的季节,在一夜之间,村委办公室门口挤满了人,几位情绪激动的村民,冲着申惠芳要让她把村里调整土地收益的共享标准为什么一直不公布给个说法,还有些人认为这些钱一定是村干部们花消了,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要到纪委去告她。当时申惠芳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她好不容易劝回村民,坐在办公桌前思绪难以平静。
申惠芳,这位做了近20年的村官,为了这片热土,为了让乡亲们尽快的富裕起来,几千个日日夜夜里,她跋涉在这风吹雨打的稻田果园、穿梭在这泥泞坎坷的工地厂房,舍弃了相夫教子,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都从没流过泪她,禁不住的流下了热泪。
就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人从门缝下轻轻的传进来一张纸条,这上面是这样写的:“惠芳,我相信你不是那种乱花集体钱的人。只是因为有些人不了解,所以才会上门来讨说法。你不要难过。我想你应该跟大家说说清爽,大家肯定会理解你的。……”
“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这张条子,我就平静下来了,”申惠芳说。她仔细地琢磨了起来,在这件事上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周全,考虑得不细致,才会导致乡亲们误解了自己。思来想去,她觉得可能是因为最近几年村里发展得较快,自己感到乡亲们的实惠得的比较多,有时候一些细节的事上就想当然地觉得,反正是为乡亲们做得事,也没必要到处去张扬。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乡亲们觉得与村干部有了距离,有些事情了解不到,才会产生对自己的误解吧。想到这里,她再也坐不住了,马上与其他几位两委干部取得了联系,连夜就商量起有关帐目公布的事。不过,是不是要把集体农场成立起的帐目一起公布,当时其他几位村干部还有些顾虑。帐目上有数字,数字反映的当然是这几年的发展,数字一比接,会不会让乡亲们感到我们在“展示功劳”呢。但第二天早晨,申惠芳母亲对她说的一句话让她坚定了做这件事的想法。那句话其实很简单,就是“我相信你。”
当把这13年的账本,送到村民们的手中时,淳朴的乡亲们在焦灼和羞涩中,为惠芳也为这位百姓书记的人格魅力而折服,为阿芳和他们天平村的囡囡而自豪。是啊,这上面记载的每一年支出,都印证着天平村日益发展走过的每一步;这上面记录的每一项收入,都见证着村民们迈向成功的富裕之路。
这么些年,天平村的村级经济每年均以15%的速度在增长,天平村这个不起眼的小村,也正在慢慢地崛起。2006年全年总产值达2700多万元,利润700多万元。每年用于福利事业、实事工程、环境卫生、扶贫帮困等工作方面的资金已达到了100多万元,合作医疗补贴、农民退休金的提高、土地收益分享、村容村貌的建设将达到170多万元。2006年村民的年收入达到8600多元,全村的村民就业基本得到解决。申惠芳那做什么事情都要请村民参与的不成文的规定,在去年的“亮底工程”中更加赢得了民心,也换得了真心。
但是,天平村还有很多的事情牵挂着申惠芳的心。担任村党总支书记的10多年来,申惠芳始终坚持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村民的事情无小事”,她常常对村干部这么说,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近年来,天平村每年投资100余万元用于环境卫生、福利事业、再就业和扶贫帮困等实事工程。做了那么多年的基层干部,申惠芳深知:只有村民的生活有了保障,才能谈全村的稳定、和谐。所以,她经常去劳务所等部门,多方面联系就业岗位,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三年来,共有近60位下岗人员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她也不忘在酷暑和寒冬慰问村里的困难家庭、困难党员、困难的老同志,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三是急群众之所急,用行动暖人心。2004年建造了1500平方米的动迁过渡房,解决各生产队最困难的老年村民的租房问题。2005年村民金彩英家中遭遇火灾,在外面开会的她得知消息后,马上要求村委及其他同志上门慰问并送上慰问金,而她,也在会后第一时间上门慰问,为其解决吃、住、用等实际问题。
申惠芳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朴实、勇于创新而又心系百姓的村支部书记,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她的实际行动依然信守着 10年前“在职一时,造福一方”的诺言,只是,今天,她有了更加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多年来,天平村在申惠芳和村委会的努力下,先后荣获了文明村、五好党支部等诸多荣誉,申惠芳也获得了全国各族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双学双比十佳能手等光荣称号。
缕缕春风拂动下的株株平凡的小草,即便平凡,也为大地增添绿意;
汇流百川的大江涌动时翻卷的浪花,即便微小,也让江河激情澎湃!
是啊,百姓书记申惠芳,就是这小草、就是这浪花,她是我们这时代的标杆,更是百姓们心底的称呼。
(又一篇)
—访宝山区罗店镇天平村党总支书记申惠芳
 
立 言
迎难而上的“领导者”
   30多年的农村工作,申惠芳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很多,在做生产队长时,她主管的是农业,工作量很大,非常辛苦,每个人都想休息。这时,作为女队长的她不是发号施令要大家做,而是主动带头做最苦最累的活,以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得信任和尊敬,并使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1994年刚做村党支部书记时,天平村的经济是镇里13个村中得倒数第三名,申惠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村里的生产搞好,把经济搞上去,让村民更加富裕,为了这些父老乡亲的幸福,她说自己再累也无悔。凭着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和深入的调查研究,申慧芳意识到:要发展村里的经济,就必须改变村里交通不便、单一种植的现状。于是,她一手改善村里的交通,一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将村里单一的种植业转变为多种经济作物种植的产业结构;将原来30多年延续下来的保守的个体经营模式转化为合作农场这一规模化经营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申惠芳的领导下,天平村的经济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07年村人均收入达8730元,经济水平由原来的全镇倒数第三名窜升至前四名,彻底打了一个翻身仗。
   “要想让老百姓做到的,党员同志必须先做到;要求党员同志做到的,领导干部就要先做到。”这是申惠芳始终秉持的工作原则。作为一名女党员支部书记,且不说工作量大、接触面广泛这些问题,有时,申慧芳还会面对一些尴尬和窘境,比如:她提出的一些建议和要求,有些人不理睬,不认同。对此,她并不气馁,总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在难点上下功,苦口婆心、坚持不断地做工作,对方就一定会改变态度。很多人被她的执着所打动,感慨地说:“这个女同志真是不容易。”每到此时,申惠芳心里就很安慰,觉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注每个村民的“党支书”
在申惠芳的心里,天平村就像一个小社会。作为村党支书的她,一直有个习惯,就是随时观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走过、路过、而不错过。村里发生的任何小事,都会牵动她的心,让她去关注。当她发现村里的外来人员日益增多时,她就会及时提醒负责外地人口管理的人员做好相关的工作。
对申惠芳来说,村里每个人的意见都是重要的。一次,有村民来找申惠芳,说自己没工作,想请书记帮忙。申惠芳二话不说,就往镇劳动就业部门跑,在村民和相关企业间联系、做工作,直到村民找到适合的岗位为止。每周一和周四上午是申惠芳接待村民上访的时间。申惠芳说,她虽然是个有脾气的人,但是对上访村民的意见一定会耐心倾听,认真处理。即使不能当场解决,她也会给当事人一个承诺,尽快予以解决。所以,申书记在村民心中的威信很高。全村的人有大小事情,都爱找申书记商量。而且,大家很能体谅申书记的忙,有时申惠芳外出开会,不能亲自接待,村民就会把问题写在纸条上,让工作人员转交给她,因为他们相信申书记一定认真对待的。
30多年来的农村工作,使申惠芳对村里的530户居民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她不仅对每户家庭了如指掌,而且对每个人的性格一清二楚,所以当村民有问题来找她时,她都能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使大家皆大欢喜。有时,一些村民来访时会大吵大闹,对此申书记也不客气,也会发脾气、喊上几句。申惠芳说,这是一种让村民冷静下来的方法,而村民也不会因为书记发脾气而害怕,因为他们心里知道:书记虽然有脾气,但她一定会帮大家想办法、出注意的。
“爱思考”的“家庭主妇”
作为村党书记的申惠芳,平时工作非常忙,但是每天早上,她都坚持为家人准备早餐。只要一到家,她就会枪着把家务做好,因为她觉得女性需要家庭和事业并重,所以她非常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而家人也很体谅她的辛劳,总和她一起去广场上散步,以放松身心。在广场上,申惠芳会很开心地坐在一旁看大家跳舞。她说:“坐着看大家跳舞也是一种放松。”而这样的放松,她一年也只享受过3次。相比较而言,申惠芳更喜欢看电视这一放松方式,尤其是看《任长霞》等警匪片。他说警匪片虽然情节紧张,扣人心弦,但是却能让她的大脑充分放松。
作为当地的父母官,申慧芳总觉得有太多事情要做,而时间总是不够用。所以,她常常边做家务边思考工作上的问题——今年村里主要的工作是什么?这一阶段的中心工作完成后,下一个阶段的中心又是什么?如何结合党的中心去开展村里的工作?如何将其一步步地落实好?如何使天平村在新世纪里实现科学发展,科学管理?这些问题始终在申惠芳的脑子里反复思考着。
如果你到天平村,如果看到一位沉思的“家庭主妇”,请不要打扰她,也许她就是申惠芳,因为天平村未来的发展蓝图正在她脑子里酝酿着——等村里的交通慢慢改善以后,进行招商引资;对村里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步改良,进行科学管理;按村里的实际,按每一个工作重点,提出民主管理、党的建设规划;在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开展农家乐等活动,使农民在获得种植收入的同时,又获得一份副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