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潘小明
一堂普通的小学数学公开课,300人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来自全市各区县的年轻老师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课,时而眉头紧锁若有所思,时而恍然大悟开怀大笑。吸引了所有人的讲课教师,就是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潘小明。
潘小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和善可亲。胖乎乎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言谈举止中散发出一股书卷气,让人觉得,他原本就是一个属于三尺讲坛的老师。
潘小明的教师情缘来自于家庭,他的父亲也是个爱生如子的老教师,一生穷尽全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在老人病重时,分散在各地的学生相互转告,又纷纷来到老师床前嘘寒问暖、送医送药。这份浓浓的师生情,潘小明看在眼里,同时在心里埋下了一颗长大后也要当一个老师的种子。
这颗种子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萌芽成长。1980年,潘小明从师范学校毕业。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踏实的工作态度,他在走上工作岗位3年后,就一举摘得上海市首届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此后,潘小明再接再厉,四处拜访名师求学,先后拜特级教师顾汝佐、汪绳祖等为师,潜心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同时,细心的潘小明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生成教学法”。这一教育理论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生成智慧、生成人格,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双方的互动。正因为如此,潘小明始终刻苦钻研,即使在成为特级教师以后,他仍然用爱迪生孜孜不倦的科研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不断地尝试、探索、发掘、前进,努力寻找到最适合孩子们成长的教学方法。
不知不觉中,潘小明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行为特色和教育风格。他在平时是一个学究式的老夫子,整天与书本打交道,但一走进课堂,他的眼神里就会闪现出灵动的光芒,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像一个抓住观众注意力的优秀的演员。他的课也因此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们的潘老师既帅气又幽默。”还有一位二年级的学生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潘老师的数学课!”上海小学数学界泰斗顾汝佐也高度评价潘小明说:“小明的本事就在于捉得住学生。”
“捉得住学生”是对一个老师最高的评价,这个评价一传十、十传百,潘小明也随着他的“生成教学法”渐渐叫响起来。长年来,潘小明多次获得国家、市、区级的荣誉,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应邀赴全国十多个省市讲学。1995年,潘小明和吴正宪老师在青岛举办了一个个人教学艺术研讨会,这在全国还尚属首次。十年后的2004年7月,第二届“吴正宪、潘小明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移师黄浦江畔召开,吸引了数百名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人士前来参加。为了和更多的教师分享、交流自己的教学方法,潘小明特意在网上开设了一个博客,写教学感受、答青年教师的教学迷茫,甚至还上传自己已经脱销的著作文章。潘小明的慷慨、谦虚,赢得了众多的“粉丝”,再次让潘小明成为了网络“名人”。
这时候的潘小明,已经当上了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校长,那时他年仅43岁。在他履职之初,不少人觉得他更适合搞研究,当校长有点“玄乎”。但只过了一年,这些人便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当上校长后的潘小明实现的第一举措,就是为学生减负。他认为,“孩子们来学校读书,就是要在开开心心中学得知识,增长智慧。大量的家庭作业、考不完的试没有太多意义。”他在一中心推行“生成的课堂”,带头给全体教师上示范课,传授自己的“生成教学法”经验,并将这一方法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让学生们在玩中成长增智慧。在他的倡导下,一中心增设了礼仪课程,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文体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借助社区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社会这个更广阔的天地里健康成长……在“文人校长”潘小明的带领下,不过几年,一中心小学就先后荣获了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音乐学科基地、全国著名小学办学成果展示校暨全国百校校长考察定点校等数十项荣誉称号,在学校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潘小明的贡献还不只在学校。除了校长外,潘小明还担任了许多其他的职务,其中有: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联谊会会长,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小学数学名师基地主持人,《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杂志的编委,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等。
潘小明因此更加忙碌,也有了更多的收获。
在上海市“双名”工程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基地、宝山区名师工作室等青年教师的学习平台上,潘小明和青年教师促膝而谈,坦诚沟通,在他的带领下,宝山培育出了一支“高专业水平、高敬业精神、高合作能力”的优秀教师团队。有教师学员在学期总结中写道:“一次次的活动,潘老师总能让我们满载而回。虽然感觉很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
几年来,潘小明还先后数次前往云南维西帮困结对,培训教师。2007年暑假,区进修学院委派潘小明作为数学专家赴维西讲课。上海、维西相距数千公里,路况险恶。3个多小时的飞机后,又是坐着汽车在陡峭的盘山公路上开了6个多小时,一路颠簸来到维西后,原先就身染风寒的潘小明病倒了。他浑身乏力、胸闷心慌、不时呕吐,连开车门下车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躺在床上,潘小明虚弱得连说句话的力气也没有。可是,吃药后不久,他便要求要吃饭。同事给他端来饭菜,看着他挣扎着坐起来,花了半个小时,好不容易把一碗饭吃下去。他对同事说:“吃了饭才有力气,我明天还要给维西的老师们讲课呢!我来一次不容易,他们听我一次课,更不容易啊!”第二天,还没完全恢复的潘小明坚持着自己走上了讲台,为当地的老师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生成教学”课。从讲台站起来的那一刻,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潘小明的腿却软得几乎迈不开步子!
从教20多年,潘小明如同当年的父亲一样桃李天下,在付出的同时,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等诸多荣誉称号,而潘小明依旧淡然,毫不张扬,因为在他心中始终保存着这样的一种信念:人活着,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他说:“老师虽然清贫、清苦,但也最是让我感到人生价值所在的职业,我愿用生命与激情在课堂上歌唱一辈子,为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贡献我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