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场镇乾溪六居所辖环镇北路417、509弄小区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1400多人,占常住人口的近31%,老龄化呈现“数量大”“高龄化”和“纯老化”的特点。面对老龄化程度加剧问题,近年来,乾溪新村第六居民区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群阵地支撑,聚焦“老龄友好”,以数字赋能,在智慧医疗和适老化改造两大领域,精准发力,全面激发社区自治的内生动力,切实提升民生温度,绘就幸福生活温暖底色。 远程问诊,让健康触手可及 1.多方联动 精心谋划 为解决老年群体的“看病难”问题, 乾溪六居在党建引领下,积极链接资源,通过前期调研、协商会议,联合大场商会、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上海哆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仁宝"医"站”推出远程问诊服务。作为大场镇首家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社区,率先探索智慧医疗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模式,解决社区老年群体的“看病难”问题,也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2.科技赋能 创新模式 远程问诊项目试运行于2月18日在乾溪六居党群服务站正式启动。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提供专业医疗团队和远程诊疗设备,大场镇商会负责项目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上海哆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组织青年志愿者提供陪诊服务。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构建“社区+医院+商会+企业”协同治理新模式。居民通过视频连线,即可与专家“面对面”沟通。通过精准分析病情,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并为有需要的居民开具线下就诊券,方便居民线下诊疗,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3.优化服务 常态运行 试点运行后,居民区积极收集居民反馈,项目组及时总结经验、优化流程,确保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云端预诊+线下转诊+健康管理”的完整医疗服务链。通过每周二定期在“仁宝"医"站”开展专科远程问诊,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精准、高效、便捷的医疗体验,让社区老人真正感受到科技赋能社区健康的温暖。 加装电梯,邻里共商促和谐 为缓解老年人出行难的问题,居民区积极推进电梯加装工作,为老年居民打造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小区有14台电梯已建成交付使用,在建1台,签约1台。加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遇到了诸多挑战,居民区党总支以党建为纽带,“星议场”为平台,将议事协商融入日常工作中,破解加梯难题。 1.邻里矛盾 工程受阻 自2019年起,乾溪六居417弄3号楼这座老楼便踏上了加装电梯的征程。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部分居民长期投喂流浪猫的善举和高空抛物行为,不仅破坏楼栋的环境卫生还产生安全隐患。楼下居民深受其扰,伸缩雨棚频遭猫粮“空袭”。因此,他们强烈抵触加梯方案,工程进展一延再延。 2.沟通协商 促成共识 面对3号楼的棘手情况,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依托“星议场”为居民搭建沟通平台。在党总支的牵头下,居委、楼组长、电梯公司及3号楼居民代表开展协商会议,最终形成了一份楼道公约,明确了流浪猫投喂地点和方式,对高空抛物问题,居民轮流担任“观察员”,鼓励互相提醒,同时加梯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安装监控设施,保障监督效果,为推进电梯加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从智慧医疗到电梯加装,乾溪新村第六居民区党总支不断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提升社区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未来,党总支将继续探索链接更多资源以更多惠民举措,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共同书写温暖宜居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