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扎实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进一步激发新兴领域党组织活力,有效凝聚新兴领域各类群体,推动基层治理效能跃迁升级,更好助力宝山“美丽、便利、人文、平安”四个城区建设,近日,宝山区委组织部和月浦镇联合推出“四城有我更精彩”——“鼓舞月浦”月浦专场大讨论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在月浦镇竹影清境民宿户外举行。现场邀请了各类代表,有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人才、街区和社区达人、新就业群体代表、街区党支部书记、居民区书记等。大家围绕自身在月浦发展中的生活、工作感受,在热烈讨论中进一步凝聚共识:紧密墙内墙外联动,汇聚新兴领域合力,共奏月浦新篇章。 本次活动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栏目主持人秦畅主持,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耿敬教授等作为观察员出席。 产业赋能,激发转型发展动力 宝钢股份能源环保部发配电中心党支部书记张鸣说:“我是月浦人,以前每当有人问我家乡好在哪里,我经常思考许久,一下子难以举例,但是现在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宝钢的烟囱很有辨识度,有彩绘的就是“宝钢牌”。我们宝钢以‘创享改变生活’为品牌口号,也一直用低碳环保、科创转型的实践来努力实现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龙说:“月浦,让我联想到‘月光普照,安居乐业’”。记得10年前的月浦天空还是灰蒙蒙的,但现在蓝天白云,小桥流水,我们作为一家环保科技企业,现在在做的也正是让天更蓝,让环境更好。” 上海西普瀚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志强:22年前,上海西普瀚芯电子科技公司,选择落户离市区最近的月浦工业园区。作为高精尖企业负责人叶志强表示要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对比国外,现在中国的发展环境真的很好,中国人靠勤奋实现富强梦。一个企业有效运转,需要产品不断创新,同时也企业文化的支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实现梦想不断努力。” 上海东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东梅是随参加宝钢建设的父亲来到月浦的。1997年下岗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她说,“走过不少乡村,我感觉月浦乡村建设得最好。中国大基建已经到了一个时期,传统行业需要转型,必须要有特色,要有新想法和新思路,才会有更新的发展。乡村给了大家二次创业的机会,这是一个新的方向,我们要把文化带进乡村,用文化艺术来引领乡村建设。” 上海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天然药和创新中药企业,1995年落地月浦。书记李倩说:“月浦30年来,落地了新材料、环保、医药等多种产业集群,是一个包容万象、海纳百川的地方。” 上海尚知园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尚知园党支部书记林学军:“三年前来到月浦沈巷村“画”了一个2万平方的创业科创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吸引、留住企业和人才”。2023年成立了月浦一家的众创空间,打造一体化服务,整个空间对外全部免费,组织沙龙活动,更好地为年轻人、创业者、周边居民等服务,吸引更多的人来创业、孵化项目,推进月浦整体产业发展。 促进融合,焕发乡村振兴活力 贾雅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宝山区选调生,现担任月浦镇沈家桥村委会主任助理。在她的印象中,月浦因宝钢而被熟知,来到这里三个月,切身感受到月浦镇在乡村振兴中演绎出钢城变花谷的鲜活故事,在这里,有花卉经济、宠物乐园、民宿茶室……她期待着未来实践锻炼的精彩。 竹隐清境民宿主理人翁琰庆说:“月狮村是我的家乡,这些年随着乡村振兴,周边环境不断优化,前来踏青、郊游、采摘的游客日益增多。于是我们兄弟三人选择返乡创业,将老宅翻新,开了这间民宿。” 幸会茶事主理人徐伟峰当初在友人推荐下来到月狮村,门前一大块宽阔的草坪让他决定将茶室开在村里。“开茶室是我的兴趣,也是追求‘诗和远方’的产业,未来,我想将平时参加的宝马mini集市(车友会)引进来,让更多的人走进乡村,享受乡村慢生活。” 位于聚源桥村的爱萌多肉是全国多肉产业的“隐形冠军”。聚源桥村环境优美,基建完善,营商环境好,是王雷选择这里的理由。“现在人的物质需求满足了,精神需求丰富了,我们通过直播电商等在线新经济形式,让更多年轻人可以线上参与乡村振兴事业。” 张阳是沈家桥村宝月岛宠物学校的经理,自05年开始做宠物行业以来,张阳考虑到宠物行业竞争大,因此选择了细分赛道,针对不同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打造了上海唯一一家给狗狗提供室内服务的超大游泳池。他说,“来这的小狗能在恒温的游泳池畅游”。
作为一水间创始人,丁俊明与花打交道至今,年轻的时候从事屋顶种花等活计,并由此学到了不少先进的花卉理念。先后辗转多地最终落地月浦,他告诉了大家选择月浦的理由。“月浦镇的花卉经济与我的产业不谋而合,来到月浦聚源桥村,我们的‘美丽经济’拥有了一个50多亩的生态园,仅今年3月7日就举办了10场活动,招待近200人。” 多元共治,夯实民生服务基础 “邻友公益集市是月浦党建的特色品牌,通过每月的集市活动把区域化党建单位、街区商户、社区居民串联起来,形成资源共享、互融共生的良好局面。月浦镇也是一个平台,就是用好的环境、好的服务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在这里追逐梦想、享受生活。”月浦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盛涛在活动中说到。 “我所在的社区外来人口、年轻人多,如何让年轻人走出门、动起来,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针对社区年轻家庭多的特点,“社区小先生”“绘本妈妈”等社区品牌活动应运而生。作为月浦镇昱翠家园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段泾村村民的支晓敏,也欣喜得宣传着家乡今年的好消息,段泾村正在打造乡村图书馆和草莓园,今后欢迎大家来享受乡村时光。 原十三冶公司职工、庆安四村居民刘素芬,声称自己“为建设宝钢而来”,自79年来到上海,阿姨感叹月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宝钢的建设,全国各地的人民涌入,带来了多样且丰富的文化活动。月浦锣鼓,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刘阿姨退休后参加了锣鼓队,用手中的鼓槌继续为月浦的发展喝彩。 美团外卖小哥蒋海龙虽然年纪轻轻,却是美团外卖的明星骑手,在配送过程中,他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公益活动,他说“因为自己淋过雨,也想帮别人撑把伞”。前阵子和著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一起进行送外卖挑战,让大家感受到外卖行业的不简单。最近蒋海龙开始花很多时间读国家开放大学,希望一边跑外卖,一边拿文凭。 “音乐和对话都是沟通的方式。”汶弦国乐负责人张汶涵居住在月浦镇友间公寓,现在第二街区党群服务阵地内开设了古筝宣传活动,吸引了宝妈、年轻人的参与,国乐的氛围使得更多人受到熏陶。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耿敬说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引领,更多将文化艺术引入生活。” 本次活动从新兴领域人群视角出发,讲述人们在月浦各街区亲历的故事,将党建链与产业链、服务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焕新提质。月浦无论作为他乡还是吾乡,都欢迎更多人才不断涌入、扎根、施展,使每个人都能拥有归属感与成就感,共建、共治、共享月浦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