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从阵地建设、品牌打造、治理赋能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充分激活辖区资源,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文化认同,以文化浸润汇聚居民共治合力,精心构筑充满活力与温情的社区生活圈。 一、夯实阵地建设 绘就文化社区“新图景” 深化阵地空间美学。乾康苑居民区党支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休闲娱乐需求,因地制宜优化空间布局,将党群阵地内面积675平方米的社区配套用房打造为居民活动中心,添置乒乓球桌、图书阅览架、舞蹈排练设备等,制定活动室管理制度,满足居民们休闲、学习、娱乐等多元化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社区活动的快乐。打造风采展示墙,生动展现了居民们日常活动的精彩瞬间。 织密资源共享网络。大场图书馆捐赠800册图书,丰富居民精神文明需求,促进书香社区气氛,让社区居民可以更广泛阅读书籍,拓宽知识面。在寒暑假,小朋友们静坐于书桌前,伴随着书香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舞蹈排练室内热火朝天地排练着舞蹈,大家从原先的互不相识到现在成为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好友。居民区党支部还携手场中村村民委员会组建了辖区内第一支“繁花”专业舞蹈队和第一支“邻里乐”专业合唱队,筹备“乡韵沪剧沙龙”,鼓励文艺团体和能人走出家门、走进邻里,营造其乐融融的熟人氛围。居民们在活动室内打乒乓球、看书、下棋、排练舞蹈和沪剧,每天欢声笑语不断,活动室已然成为社区社交热门场所。 二、打造品牌活动 提升文化社区“软实力” 保利叶之林居民区党总支与宝山社区美术馆结对共建,启动艺术社区建设,通过“社区营造计划”“楼道美术馆”等形式,打造“小而美”的精品空间,将艺术与社区紧密相连,让更多的居民接触、了解、参与公共艺术,让公共美育融入日常生活。 共筑社区文化盛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在宝山社区美术馆“一起读经典”社区读书会活动中,保利叶之林居民周海霞以“诗经与女性情感地位变迁”为主题,让居民共同阅读人民城市的美好。从宝山社区美术馆志愿者到流动馆长,她参与了很多美术馆的工作,也将这首诗带到了保利叶之林新春联欢会上,让阅读跨越界限,走进日常生活。美育主题服饰穿搭活动、“历史与当下”专题讲座……一次次文化艺术的盛会,激发了社区文化蓬勃活力。 共促艺术教育融合。作为宝山社区美术馆“野趣生活”展的分展场,保利叶之林不仅为居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艺术的机会,还通过展览和活动,打破了社区的界限,辐射到“环上大”乃至更广泛的区域,让市民群众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形成专属的“社区文化治理力”。在年初举行的首场“环上大”居民区实地行走活动中,社区接待了多所高校的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让同学们对艺术赋能社区公共空间这一过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三、聚焦创新治理 构建文化社区“新高地” 注入达人力量。近日,凯旋佳苑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内又传来阵阵悠扬歌声,“凯旋之声”歌唱队以全新面貌再度集结。这支由社区能人咸阿姨带领的文艺队伍,正以蓬勃之姿开启新年度的文化惠民新篇章。作为“党建+文化浸润”的生动实践,“凯旋之声”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组织搭台、能人领衔、居民自治”的发展路径,阵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场地资源,搭建起居民文化交流的平台。 筑牢文化根基。“墨香阁”书法团队由社区骨干党员担任文化顾问,建立“月月有主题”长效机制,遵循“自我管理、互助成长”的团队建设理念,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设置楷书基础组与行草提高组,满足团队成员多元需求。在今年首场活动中,成员结合“二十四节气”进行社区文明公约创作,“家风家训”主题书签的设计也写进了团队的活动日程。每年传统佳节,社区文艺团队——舞蹈队、歌唱队、朗诵班将节目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 未来,大场镇将继续挖掘社区文化内涵,丰富文化艺术活动的宣传和形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举措,真正实现社区孕育文化、弘扬文化、传承文化的愿景,形成文化、服务、治理贯穿融合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