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落实“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优化小区环境面貌,近日,友谊路街道宝山三村居民区党总支结合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携手上海乐邻社区公益服务中心开展了以“飞鸟驿站”为主题的休闲长廊微改造系列活动。 宝山三村居民人口规模较大,暑假期间共有340名学生报道,为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社区实践,党总支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一起进行了2次会议讨论,共计46人参会。会上,大家充分讨论并提出意见建议,党总支、居委会表示: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要完善小区功能,提高群众满意度;业委会表示:增加一些儿童设施、座椅、书架等,完善长廊的休闲功能;物业表示:将长廊进行装饰,进一步美化社区环境。通过商议讨论,结合宝山三村北块小区的休闲长廊微改造项目,决定打造一个“飞鸟驿站”,让小先生们共同参与社区的规划和改造。 让社区实践“活”起来 自计划敲定后,宝山三村居民区党总支就开始牵头组织项目的改造。有感于“日出醒飞鸟,时鸣春涧中”的勤勤恳恳,“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合家温馨,宝山三村将待建的休闲长廊取名为“飞鸟驿站”,如同飞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宝山三村就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园,心灵的栖息地。 为了传递这一人文理念,也为了更多的社区小先生参与社会实践,宝山三村开启“飞鸟驿站”形象IP征集活动,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长廊的卡通形象。通过参与社区集体活动,培养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让社区实践“火”起来 宝山三村居民区是一个建筑密度高、公共服务场地稀缺的老社区。社区家长和小朋友对于社区活动热情很高,但是活动的场地大多都局限在社区的活动室,规模和参与度都受到了限制。与此同时,北块小区长廊的使用率不高。为了拓展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同时提高长廊的利用率,业委会提出:“要增加一些儿童设施、座椅,书架等,完善长廊的休闲功能。”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完善长廊休闲功能的同时,美化长廊环境,力争将北块小区休闲长廊打造成一个有感情、有色彩、有温度的居民聚集地。 让社区实践“实”起来 为创建特色社区党建品牌,美化社区休息驿站环境,同时也为了“飞鸟驿站”的人文理念“落地”,宝山三村居民区党总支开展了“飞鸟驿站~头脑风暴”活动。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小先生们对休闲长廊进行实地考察,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思考长廊如何布局、休闲娱乐如何点缀。目前参与的学生总计82名,根据他们的想法,已经完成了天花板的粉刷。3个月后,全新的“飞鸟驿站”一定会成为小区的标志性景观。 接下来,宝山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会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飞鸟驿站”休闲长廊微改造项目继续走深走实,努力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社区品质,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